
12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清水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轩辕大剧院隆重开幕。来自全县各行业领域、各族各界的政协委员齐聚一堂,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清水贡献智慧力量。
会议应到委员180名,实到委员148名,符合政协章程规定。

上午9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马越垠、李菊霞、朱建章、丁旺喜、聂卫东、宋贤雄、王怀珍、周玲、马小平、张强、李建勇在主席台就座。
出席会议在主席台就座的县领导还有蔡友平、贠少灵、刘林平、郭冠亚、刘润斌、金学民。县人武部部长韦显伦,九届县政协副主席、三级调研员成接福,退休老领导刘金富、张永顺、曹凤娥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的执行主席是:曹俊峰、李志强、王玲香、陈景华。
县政协副主席李志强主持会议。
大会首先审议通过了政协清水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程。

市政协副主席、清水县委书记马越垠代表中共清水县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与会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他指出,即将过去的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县党代会总体部署,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大力实施“四强”行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六大特色产业板块”建设势头强劲,红堡生态工业园拔地而起,总投资24.7亿元的复合陶瓷耐材项目落户清水,汤浴水库项目动工建设,10个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构建,康养及大健康产业独树一帜,文旅农康深度融合发展,生态建设亮点纷呈,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年来,县政协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为县委分忧、为发展尽责、为人民履职,形成了一批有价值、有见地、有分量的协商成果,开创了政协工作守正创新的良好局面。广大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积极倾听民声、反映社情,广集良策、广聚共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马越垠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明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县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牢记“国之大者”、勇担责之重者,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一个专门、三个重要”独特作用,更好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开创新时代清水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越垠要求,要铸牢绝对忠诚的政治灵魂,把准政协事业发展正确方向。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彰显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协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聚焦实施“四强”行动、构建“六大特色产业板块”、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基层治理等重大课题,聚焦制约清水县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展“解剖式”调研,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要在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上下功夫,有效开展协商式监督,出思路、找办法、提建议,把民主监督过程转化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坚守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矢志践行政协为民履职初心。紧盯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执法执纪、行政审批、窗口服务、物业管理等社会关心关注问题,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当好界别群众的代言人。要积极开展调研视察、民主监督,及时反映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协助县委、县政府把民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广泛汇聚团结奋进最大合力。要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积极拓宽协商参与、诉求表达渠道,全面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展现政协担当作为良好形象。要牢牢把握政治组织定位,切实加强政协领导班子建设、政协常委会建设、政协专门委员会建设、政协界别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和制度机制建设,强化委员学习培训和履职管理,在转变作风提水平中展示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