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新时代文明实践】清水县“三提五讲一解决”让新时代文明实践 活动“乡土化”更具“农情味”
2020/7/8 11:34:44  您是第位阅读者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1594174746534026959.jpg

清水县坚持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作为文明实践的重中之重,按照“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的思路,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和载体,创新开展了群众提问题、提意见、提困难,党组织书记讲思想、校长讲教育、村医讲医疗、第一书记讲政策、驻村干部讲法规,现场答复解决群众困难诉求的“三提五讲一解决”理论政策面对面文明实践活动,和群众面对面谈乡情、论农事,切实增进了百姓对理论政策的认同感、理解力和满意度。至目前,全县已开展理论政策面对面活动155场次,覆盖152个村,参与群众5900多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52条,现场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70个,切实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一是群众当主角、干部当陪衬,变“请进来”为“走出去”。清水县自2018年12月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在理论政策宣讲方面曾几经探索,先后开展过“百人百课百讲”“蒲公英播报”“书记课堂”等多种形式的理论政策实践活动,但站在群众角度来看,大多数活动仍摆脱不了被动参加和强行灌输的影子,对基层文明实践所站而言,这样的活动不仅群众组织难、而且效果差。2020年初,县文明中心多次安排干部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聊农话,了解并记录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了解把他们集中到“会议室”统一听讲的“为难”。通过和基层文明实践所站的座谈和对群众的大量走访调研,为彻底改变干部讲、群众听的单一活动形式,探索将“讲堂”从会议室搬到群众日常聚集区,将“主讲”改为“主持”,将“我们讲”变为“群众说”,变“演讲堂”为“群议堂”,将群众“请进来”改为我们“走出走”,这样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还让活动更贴近群众生活。

1594174825047082326.jpg

二是百姓当考官、干部来答卷,变“你来讲”为“我要听”。2020年5月,县文明中心在广泛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在县级层面,组建了由党校讲师、退休文史教师等组成的理论骨干志愿服务队,组建了涉及扶贫、土地、住房、饮水、教育、医保等多部门业务能手组成的政策骨干志愿服务队,同时整合教育、健康、劳务、法律、户籍等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了网上便民服务平台,形成了“理论骨干+政策骨干+服务平台”的“百疑答题团”。每周最少深入社区、村巷、广场等面向群众开展1次以上理论政策面对面活动,现场回答和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在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每个村都组建了由镇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学区(中学)校长、卫生院长、村医、驻村干部等组成的“五讲答疑组”,现场接受群众的意见建议,当面解答百姓提出的问题,真诚回应群众诉求。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理论骨干10人,政策骨干61人,建成网上便民服务平台6个,乡镇村组建“五讲答疑组”278个,已开展活动150余场次,实践活动每到一村,都会引来群众的围观和热议,一改一讲了之现状,将“请你来”转变为“我要来”,变“你来讲”为“我要听”,切实提升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学习了解理论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94174843709058516.jpg

三是服务搭台、思想唱戏,让“中国梦”成为“我的梦”。至2020年5月,通过理论政策面对面文明实践活动共收集并解答群众问题400余个,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面临的思想困惑,县文明中心制订了《理论政策面对面文明实践活动规范》,并组织了两期业务骨干培训,让“答疑组”在解答群众提出问题的同时,引申讲解政策执行背后的“思想故事”。当有的群众问到“旧村复垦”时,政策骨干讲“土地红线”、讲“一户一宅”,而思想骨干则讲“乡村振兴”、讲“生态文明”;当有的群众问到惠农资金发放不公时,政策骨干讲“补助标准”、讲“村务公开”,而思想骨干则讲“民主集中”、讲“社会治理”;当群众问到精准扶贫时,政策骨干讲“帮扶措施”、讲“脱贫标准”,而思想骨干则讲“制度优势”、讲“全面小康”、讲“强国梦想”;当群众提到政策养懒汉时,政策骨干讲“兜底保障”、讲“扶智扶志”,而思想骨干则谈“奋斗”、谈“梦想”。“三提五讲一解决”是服务、也是手段,我们正是通过心贴心、面对面的实践服务,将一项项看似死板的政策“乡土化”,让一个个貌似晦涩的理论充满“农情味”,既解决当下困难、又解决思想问题,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激发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奋斗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潜移默化将“中国梦”与每位群众的“我的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精神合力。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清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