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清水县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工作综述
2018/11/14 13:45:49  您是第位阅读者  来源:清水县委外宣办

    【编者按】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进一步全方位、多层次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清水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以及脱贫攻坚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开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通过宣传改革开放40周年全县变化成就,全面反映在党的领导下清水人民生活发生的大变化,进一步激发全县上下打赢脱贫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决心。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活力从这里迸发

——清水县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工作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关键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开创新局面。”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对党建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县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坚持在服务大局中凝神聚力,在聚焦主业中实干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以来,共实施84项重点改革任务,其中:52项新举措有效实施,全面贯彻落实改革任务32项,5项改革制度被各级刊物网络刊载推广。探索总结的“党员说事+”制度入编中组部《“三会一课”案例选》和《社区党建》,并在全市推广。创新提出的“一督查二警告三通报四问责”督查问效机制和基层党建清单化管理,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探索推行的“五用五惩”选人用人机制、“一人一事”思想教育模式先后被《党建网》《组织人事学研究》等媒体刊登转载。

    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选人用人,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县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始终坚持事业为上,突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着力改进干部选任制度,全面激发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人。为了把最能打仗的人派到脱贫攻坚一线,2015年以来,县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紧盯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中心工作,着力将各方力量、干部人才、帮扶资源等向扶贫领域汇聚。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驻村大学生干部260个行政村全覆盖,切实将帮扶工作力量用到了“刀刃上”。先后调研制定了《清水县乡镇领导班子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和《清水县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办法》,全面推行“654”和“五用五惩”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每次干部动议时,拿出50%以上的岗位用于帮扶一线干部的提拔使用,从制度层面立起选人用人“风向标”,一大批在脱贫攻坚一线勇于担当作为、干部群众口碑好、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

    紧扣干部教育培训时代要求和干部自身发展需求,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入,按照“所需+所愿、定制+自选”的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创新开办“小微课堂”,采取“点题+培训+反馈+回访”模式,实打实解决学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单位筛选、组织择优、理论考试、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的“五段式”干部渐次培养提高机制,切实强化了干部综合培养和多岗位历练。全面推行“一人一事”干部思想教育模式,坚持以人说事、就事论事原则,深入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和存在困难,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前置干部监督管理关口,坚持“多方联动、小点切入、点面结合”原则,探索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有效途径。认真落实“凡提四必”要求和谈心谈话、函询、诫勉等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告诫提醒。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委托审计部门开展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和审计,强化干部任前人事档案、计生、廉政、信访情况审查,坚决防止带病提拔问题。严格落实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查制度,推行“一查二审三登记四甄别五整改”的“12345”工作法,切实筑牢干部监督管理“防火墙”。

    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坚持抓基层、夯基础,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战斗堡垒。

    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重在强基础、补弱项。坚持从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抓起,全面推行基层党建工作“四个一”责任机制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制度,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三单一账”制度,切实把党建责任传导到“末梢神经”。制定《关于加强全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行区域化农村党建模式,稳步推进农村、机关和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加强社区、“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着眼选优配强村班子,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全面实施农村党组织“分类提升”工程,创新推行“5+N”党建示范点创建模式和“1+5”软弱涣散党组织包联整顿机制,认真落实《清水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选聘乡镇大学生干部专职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和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选聘村文书各26名,全面推行村干部结构化报酬制度和激励关爱“四项机制”,切实推动村干部队伍能力整体提升,增强了村干部的获得感。

    改革需要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借势发力、拓展深化。以“主题党日”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探索建立 “党员说事+”制度,让党员充分发挥作用,过去一些“不在组织、不起作用、不守规矩”的党员现在普遍“有了党员的样子”。全面推行农村党员发展 “四步法”,制定《清水县基层党建督查办法》,采取党(工)委自查、交叉督查和县委组织部随机抽查的“三步督查法”,基层组织建设制度进一步深化,切实用制度倒逼党建任务落细落实。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创新创业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着眼人才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紧抓深化人才发展体制这个“关键点”,制定出台《清水县2010-2020年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贯彻落实《领军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将人才工作纳入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在党建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中的分值比重。研究下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等相关体制,落实人才工作联席会议、项目化管理、联络员等制度,进一步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促进各类人才提振信心、建功立业。

    坚持“有钱干大事,没钱要干事”的理念,多方筹资投入200万元建成集教育培训、管理认证、示范引领为一体的人才培训中心1处,构筑起了以县级综合人才实训基地为中心、8个乡镇特色产业人才培训工作站为触角的“一心八站”人才培训网络。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培训贫困群众3.05万人次,培训“两后生”4333人,组织开展实用人才职称评定500名,举办精准扶贫人才支撑工程系列培训班5期,培训技术骨干人才500名,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湛、带动示范作用强的“土专家”“田秀才”,形成了人才支持保障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人才来县发展的吸引力不强,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以营造拴心留人的外部环境为重点,逐步完善人才发展保障机制。在全市率先提高偏远地区班主任补助和教师津贴,实施并实现乡镇“六小工程”全覆盖,高标准建设70所乡镇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温暖工程”,全面落实人才住房保障、医疗保健、资金扶持、关爱激励等优惠措施,极大改善了基层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创新开展党员人才“家访”等活动,提高基层人才政治待遇,着力优化人才“育、引、留、用”发展环境。

    深化党群共建制度改革,夯实群团工作基础

    从问题入手,才能抓住党建制度改革的“牛鼻子”。坚持把解决难题作为深化党群共建制度改革的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深化党群共建制度改革。积极协调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培养造就“四个铁一般”干部队伍。及时制定《关于清水县乡镇村社区妇联改革实施方案》,使村、社区妇联真正成为组织健全、覆盖广泛、充满活力、服务高效的基层群众组织。研究制定《清水县工会改革方案》,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因地制宜服务广大职工。紧密结合团县委工作实际,科学研究制定《共青团清水县委改革方案》,加强组织实施力度,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举措,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全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基层组织基础更加牢固,人才体制更加完善,群团组织更加充满活力,党建制度改革激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越来越足,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果触手可及,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县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将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定态度,“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清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