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清水县以破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难题为突破口,先后累计投入资金4.21亿元,划拨教育用地219.41亩。新建八中、西华小学、第六幼儿园,在西城区形成一个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优质资源教学园区,新增学位8160个,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全县大班额现象得到了有效化解。

清水县第六幼儿园是清水县在西城区规划建设的一所标准最高、规模最大、设计理念最先进的公立幼儿园,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现有在园幼儿142名。园内建有花园小镇、沙水池、“玩美世界”艺术长廊等多个户外游戏区,还创建了趣味生活馆、创意建构空间等多功能教室。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近五年,清水县县城人口持续增加,西城区教育园区清水六幼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极大地满足了清水县老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解决幼儿入好园难的问题,为发展优质学前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清水县第六幼儿园园长汪小英说。

清水县坚持“五育并举”,深化“大体育”“大艺术”“大阅读”三大行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亮点、做出特色,奋力推动清水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清水县西华小学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树立“体验成长快乐,享受教育幸福”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健康体魄、综合能力”的培养,融合劳动教育、大课间、大思政教育,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张嘉玲说,“我最喜欢的社团活动是足球,足球可以锻炼我们的体质,增强我们的体魄,让同学们热爱运动。”

清水县第八中学成立于2019年8月,是清水县近年来建成的投资最大、标准最高、功能最全、环境最优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5名,其中初中部1957名,高中部248名,有教职工136人,学校先后获教育部“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甘肃省防灾减灾科普示范校”“甘肃省绿色学校”,连续两年中考成绩综合排名全县第一,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学校”。

来到清水县第八中学,各个教室教学课程有序进行,老师们教得投入,学生们学得专心。专业课教室内美术、书法班的同学坐姿端正,一笔一画精雕细琢,教室内一幅幅老师和学生们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引人驻足欣赏。

早上十点,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有序来到操场,加入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师生们全部参与其中,踢足球、打篮球、仰卧起坐等各类活动,让师生们尽情享受运动的欢乐,喧闹活泼的大课间二十分钟,既让学生们活动了筋骨又带来诸多乐趣。

清水县第八中学的建成,有效化解了城区中学“大班额”问题,有力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了西城区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了初中阶段学校布局,对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清水县第八中学副校长南晓斌说,“清水县第八中学突出‘半封闭’化管理,创新通校生管理方式;突出初高学段衔接,把立德树人作为两个学段共同的目标和主线,以西城区教育园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实现三个‘贯通’,形成育人合力;突出专业系统培养,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社团活动、大课间等,激发学生艺术活力,为系统培养初中生专业素养、向高中阶段输送优质专业生源奠定基础。”

下一步,清水县第八中学将进一步立足实际,挖掘潜能,突出特色,管理、教学、活动并重,按照“规范-提升-创新-形成特色”的发展思路,继续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努力将学校打造成教育优质化、教学高效化、学习自主化、管理精细化、环境园林化的现代化完全中学。

近年来,清水县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推行教育园区办学模式,推动学前教育公平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完善教育布局,构建起了完善的教育体系,促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图/文 清水融媒记者 赵凯娜 王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