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乡村行 看振兴】清水县: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2023/11/17 17:00:39  您是第位阅读者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乡村要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清水县以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着力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措并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让乡村文化更好地润泽百姓心田。

清水县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主题广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记者走进黄门镇小河社区文化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乡村大舞台、健身器材、文化长廊、休憩凉亭、篮球场等,场地宽阔,功能齐全,颇具人文气息。文化广场不仅成为了村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村上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阵地。

农家书屋是农民增长知识、学习本领,提升素养的“加油站”。在小河社区农家书屋里,环境舒适,书香四溢,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少儿绘本、农业科技、文学历史类等书籍,村民们根据标签可以迅速查阅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冬闲时间 不少村民来到农家书屋读书看报。

黄门镇小河社区居民蒲九定告诉记者,“我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在这里看一些人文历史、政治类的书籍,这个图书馆是免费开放的,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管理书籍的借阅工作。我不仅可以坐在这里看书,也能登记之后借回家里看,十分方便。我也经常约我的邻居和朋友们过来看书,这个农村书屋对大家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非常受大家的欢迎。”

乡村民俗文化馆也是清水县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留住历史、承载乡愁、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小河社区民俗文化馆内,玲珑秀丽的剪纸、精心编制的花篮、彩色的绣花鞋垫等各种各样的民俗物品整齐陈列,年代气息扑面而来,承载着岁月记忆的老物件讲述着清水的一段又一段历史,记录着清水发展史上的一次又一次蝶变。社区免费开放的民俗文化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够感悟时代变迁,寻味记忆中的乡愁。

近年来,清水县不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县有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大剧院、影视城,乡镇都有综合文化站,村村都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实现了县、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还建立了一批农民文化团队,利用农闲时节开展团体交流汇演,让农民登上自己的“文化舞台”,更好地为群众的美好生活赋能。


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发展,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文化魅力,今年以来,清水县先后举办了首届丁香文化旅游周活动、轩辕文化节旅游节、醉美金秋.畅游福地国庆中秋“双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邀请中央民族乐团、新疆喀纳斯小天鹅乐队、天津德云社等走进清水文化惠民演出。同时,在18乡镇文化广场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24场次,戏曲进乡村演出38场次,新编了黄帝颂舞蹈、复排传统戏曲、收集整理民间小调等各类文艺精品。此外,还通过开展书画交流等形式多途径多方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百姓共享文化盛宴。

“今后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送戏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欢乐下基层文化惠民活动,充分利用流动图书车、流动文化车,经常性组织阅读辅导、艺术普及、文艺展演等活动,管好用好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提升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清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清水县文旅局副局长任慧涛告诉记者。(图/文 清水融媒记者 丁文艳 赵甲伟)


清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