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清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2020/12/14 17:32:15  您是第位阅读者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1607933364536050096.jpg

近年来,清水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县情学好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量大面宽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破题指向、民意取向,扎实推进“三大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607934231865086745.jpg

以健全完善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利用”体系为抓手,高位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围绕垃圾分类收集,为农户配备“三筐一桶”,按“不可回收、可回收、有害垃圾和可腐烂垃圾”进行户内分类收集,农村垃圾源头减量50%左右。以自然村为单位建设不可回收垃圾存放点和可腐烂垃圾沤肥点,有效解决了大量垃圾中转和处理难题。围绕垃圾无害化处理,对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农户或保洁员投放到村级存放点后,由第三方企业运往垃圾焚烧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回收垃圾,采取“收购人员回收+小卖部兑换生活用品”等模式进行再利用;对可腐烂垃圾,由农户自行清运至垃圾沤肥点,熟化后还田;对建筑垃圾,由农户运送至建筑垃圾场直接填埋处理,实现了所有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1607934149868029265.jpg

注重综合改造,积极实施“厕所革命”。根据村庄基础条件和设施配套情况,推广“四种模式”新建或改造农村卫生厕所。在供水方便、有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站的易地搬迁新村,新建水冲式卫生厕所,实现了全程无污染排放。在污水管网未覆盖的山区村,一部分改造成干封式卫生旱厕,通过安装干封式蹲便器,实现了清洁卫生、无蝇蛆、无臭味,粪液由农户运送至田间地头进行埋土发酵处理;一部分改造成双瓮漏斗式或三格化粪池式无害化卫生旱厕,通过密封发酵分解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农村卫生厕所29540座、公共厕所21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5%。同时,将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户浴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村居民既用上了卫生厕所,也洗上了热水澡。

1607933716529097387.jpg

1607934445624029262.jpg

着眼于留住乡愁、彰显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空间立体性、风貌整体性管控,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新村建设建出新风貌,探索创新出“易地搬迁型、灾后重建型”等新村建设模式,配套建设水电路渠、绿化亮化、文化广场和村阵地等基础设施;采取“五保之家统建、农户自建”等方式改造危房,累计建成各类新村205个、完成危房改造19493户,全县农村砖房率达到86.7%,有4.6万户19万人住上了安全新居。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2个、县级整洁村147个、庄天二级公路沿线等示范带5条,全县农村环境基本实现了“有新村、有新房、有新貌”。

1607933734277078232.jpg

1607933716641065851.jpg

推行“巷长制”“十户轮流值班”和“日扫日清”等农村环卫保洁制度,依托村级服务性岗位组建乡村组保洁队伍2922人,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设“两点三场”,在每个自然村建设了不可回收垃圾存放点、可腐烂垃圾沤肥点和柴草堆放场、建筑垃圾填埋场、建筑材料杂物存放场,使柴草杂物整齐归场、摆放有序,极大减少了村庄巷道、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抓景观绿化,组织群众在公路沿线、房前屋后和公共空闲地带植树种花,累计栽植公路行道树1900余公里,建成公路景观节点133处,沿路种植格桑花等花卉440公里,完成村庄绿化20多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一路多景”“一村一景”的绿色生态村庄。促习惯养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幸福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走出了一条共治共建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之路。

1607933949558084724.jpg

1607933776469054278.jpg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清水新闻